“四女”郵資封
“四女寺水利樞紐”明信片
日前,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四女寺郵政支局內人聲鼎沸,一場融合歷史古韻與郵政特色的文創產品首發儀式在此熱鬧啟幕。8款以四女寺文化為核心的郵政文創產品正式亮相,將流傳千年的民間傳說與現代郵政服務巧妙結合,讓承載著鄉土記憶的老故事化作“流動的文化使者”,沿著縱橫交錯的郵路走向全國各地。
此次首發的文創產品涵蓋郵資封、明信片、郵資機宣傳戳及主題宣傳戳四大類,每一件都浸潤著四女寺的文化基因。其中,“四女”郵資封(右上圖)以工筆重彩呈現經典場景:畫面中四位女子于槐樹下漫步,旁側牌坊古樸,飛鳥點綴天際,還原“四女侍親,栽槐立誓”的民間傳說,四女常伴樹側,行孝事、話桑麻,樹與人相襯成景,演繹著傳統孝道的溫度,讓古老美德在時光里熠熠生輝,供后人感懷、傳揚;而“四女寺水利樞紐”明信片(右下圖)則通過航拍視角與細節特寫的結合,展現這座黃河下游重要水利工程的宏偉氣勢——堤壩蜿蜒如巨龍伏波,閘門啟閉間盡顯古人治水的智慧結晶,讓現代觀者得以觸摸歷史的溫度。
德州市集郵協會理事蓋蔭強作為設計團隊核心成員,在儀式上分享了創作心路:“我們用了3個月走訪四女寺古跡、查閱地方史志,就是想讓每一處紋飾、每一個符號都有歷史依據。比如,郵資封上的祥云紋樣,源自四女寺古碑的浮雕圖案;明信片的配色,取自寺廟壁畫的傳統礦物顏料。”這種對文化細節的執著,讓文創產品不僅是紀念品,更成為可觸摸的“微型博物館”。
活動現場,年逾七旬的集郵愛好者李大爺格外忙碌。他小心翼翼地將一套文創產品放進集郵冊,扉頁上早已貼滿歷年收集的德州地方郵品名錄,老人家興奮地說:“我集郵50年,從沒見過這么有家鄉味兒的設計!你看這孝親圖,跟小時候我奶奶講的故事一模一樣。”他特意多買了10套,準備寄給自己的老朋友,“讓他們看看咱武城的文化家底兒!”
“這8件文創產品,就像8位連接歷史與當下的文化信使。”德州市郵政分公司郵政業務部主任高義兵介紹說,德州郵政已搭建起覆蓋城鄉的“文創傳播網絡”——除線下支局銷售外,還將通過郵政電商平臺拓展銷售渠道,同時在政務郵件、商務信函上啟用主題宣傳戳,讓每一件經過四女寺郵路的信件都成為文化傳播的載體。
隨著首發儀式上首批蓋有四女寺主題郵戳的信件投入郵筒,這些承載著特殊使命的文創產品正式啟程,四女寺的故事將以更鮮活的方式融入當代生活。正如蓋蔭強所言:“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傳承,更在于創新。我們希望這些小小的郵品,能讓老故事在新時代煥發青春,讓四女寺的文化根脈扎得更深、文化基因傳得更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