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蘇省鹽城市,市中心兩條主干道交會之處,矗立著一座被市民稱為“大銅馬”的雕塑:一名年輕英武的新四軍騎兵,身背戰刀、策馬東進。它猶如一個時空坐標,與新四軍紀念館、泰山廟新四軍指揮部舊址遙相呼應,串起這座蘇北城市浴火重生的歷史軌跡。
1941年“皖南事變”爆發后,黨中央在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。尤其在中共中央華中局成立以后,交通工作圍繞新四軍的戰略重點得到進一步加強。
抗戰時期,交通線可謂黨和根據地上下、內外聯通的“大動脈”,交通員則是這條“大動脈”上的“傳令兵”。槍林彈雨中,新四軍的交通員們出生入死,以大無畏的精神和堅毅的勇氣,書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戰歌。
硝煙已散,號角猶催。新時代的“交通員”——鹽城郵政員工,將“忠貞不渝、堅忍不拔、英勇無畏、顧全大局”的新四軍“鐵軍精神”融入日常工作,充分開展寄遞、金融、渠道等融合服務,用繼往開來的使命與擔當,激發老區新動能、繪就民生新圖景。
弘揚“鐵軍精神”
“東進,東進,我們是鐵的新四軍!”一首昂揚的軍歌,一段氣壯山河的抗戰史詩,一種永不磨滅的戰斗精神。
“作為一名中國人,不能忘記革命先輩的犧牲和努力”“紀念館生動再現了新四軍戰斗和生活場景,感受到了那段歷史的震撼”……鹽城市亭湖區建軍東路159號新四軍紀念館,留言簿上滿是參觀者認真寫下的感言。
這是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綜合性紀念館,也是體悟紅色文化、緬懷革命先烈的重要場所。從一張張照片到一份份史料,文物無言,歷史有聲。
新時代,進一步賡續紅色血脈、保護紅色資源、激發紅色動能、傳播紅色文化,這不僅是地方政府的統籌規劃,也是鹽城郵政的主動探索。與新四軍紀念館攜手打造“鐵軍主題郵局”,正是探索之一。
走進“鐵軍主題郵局”,整體區域劃分為三大塊:“郵票上的黨史”文化展示墻、郵品銷售區、書寫區,旨在向公眾展現郵政文化與“鐵軍精神”的交融魅力。《鐵的新四軍》郵冊、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》郵冊、鹽城紅色文化系列明信片等20余款紅色文創產品在滿足參觀者多元需求的同時,將新四軍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進行了更廣泛的傳播。
啟用至今,“鐵軍主題郵局”以其深厚的紅色底蘊和獨特的布局設計,已成為參觀者回顧抗戰歷史、感受“鐵軍精神”的重要場所。目前,該郵局已服務參觀者4萬余名,舉辦相關主題活動20余場。
在數字化轉型與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,鹽城郵政今年還以“協同”為核心驅動力,通過政企協同、業務協同、產業協同三大路徑,持續探索紅色文化破圈、地方文旅升級、體育經濟激活等多贏格局,文旅創新實踐得到多方認可,有力助推鹽城獲評“長三角文旅新地標”。
沐浴新時代的春風,鹽城郵政在弘揚“鐵軍精神”中,打開紅色文旅服務新天地。
服務鄉村振興
抗戰初期,鹽阜地區經濟蕭條。針對這一局面,蘇北抗日根據地組建了鹽阜銀行和淮海地方銀行,兩家銀行定期向廣大民眾發展生產提供專項貸款。同時,向紡織企業、食品企業和軍工企業發放貸款,確保部隊戰斗所需和民眾生活所需。
而今,鹽城的經濟狀況與生活水平已發生質的飛躍。鹽城郵政繼往開來,依然肩負服務民生的職責使命,主動通過金融服務助力農戶增產增收。今年前7個月,鹽城郵銀協同,發放“融資E”貸款4.3億元,在江蘇郵政名列前茅。
春耕時節深入鄉村,通過“郵儲春耕貸”解決農戶資金周轉難題;暑期邀約優質商戶及收糧大戶參加“郵你貸來 財富啟航”主題沙龍活動,協同解答“融資E”貸款的產品特性、資質要求、辦理手續以及利率優惠政策……今年以來,鹽城各縣(市、區)郵政結合當地特色經濟,聚焦種植養殖大戶、家庭農場主、小微企業、加工廠等重點客群,積極上門走訪,詳細了解客戶生產經營情況,針對部分客戶資金需求緊迫、距離銀行網點較遠等情況,積極聯合當地郵儲銀行提供上門服務,協助客戶審核資質、準備資料,為客戶提供手續便捷、放款快速的助農貸款。
同時,鹽城郵政積極打造農村電商直播基地,推動地方特色農產品上行:4月,組織12名員工成立“農村電商直播團隊”,配備3個專業直播間、1個線下展廳及倉儲發貨區等,積極推介金絲黃菊、海鴨蛋、皮蛋等優質農特產品;7月,赴大豐養鴨場,開展“郵政助農 直采鹽城濕地散養麻鴨蛋”直播活動。
密切黨群關系
“新四軍打鮑家墩子的勝仗時,他們還光著腳,我們應該替他們想辦法……話還沒說完,全場大聲呼‘好’!后來決定,做1500至2000雙鞋子慰勞新四軍。”抗戰時期《鹽阜報》上的一段記載,道出新四軍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情深。
彼時的一幕幕場景穿越時空,直抵人心:新四軍在群眾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、積累了寶貴經驗,也對時下如何密切黨群關系具有深刻的啟示作用。
近年來,鹽城郵政堅持賡續紅色血脈、傳承紅色文化,在黨建賦能發展、厚植為民情懷的道路上不斷前行。為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鹽城各縣(市、區)郵政紛紛與所服務的建制村簽訂黨建聯建共建協議,目前已累計打造共建結對示范陣地529個,有力延伸了鄉村振興的服務觸角,暢通了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通過密切黨群關系,鹽城郵政進一步明晰各共建村所需,進而提供“金融+寄遞+渠道”一攬子惠農服務,并以線上直播、線下團購等形式多渠道助力農戶增收。此外,以深化黨業融合為抓手,結合春種秋收、“919”郵政農品節、農民豐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,先后與共建村開展主題黨日等活動477場。
依托共建結對示范陣地,鹽城郵政先后打造“興農驛站”42個,通過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“六有”(產業升級有指導、聯盟合作有組織、農技服務有方案、技能培訓有支撐、農特產品有認證、黨建活動有基地)服務,既紓解了“技術難、融資難、物流難、銷售難”,又建立起服務農業生產的綜合優勢,以“圍著農民轉、帶著農民干、幫著農民富”,推動黨群關系形成良性循環。